零碳园区与智慧微电网-从传统制造转型为绿色工厂
发布时间: 2025-11-11 点击次数: 28次
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,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也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。
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微电网技术则是支撑零碳园区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。
零碳园区微电网是将分布式发电、储能系统、负荷管理及监控保护装置等集成的小型电力系统,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园区内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分配。
其核心在于“源-网-荷-储"一体化协同,即能源的产生(源)、传输与分配(网)、消费(荷)以及存储(储)四个环节的协同与优化。
作为公司微电网提供能效管理和用电安方案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,安科瑞电气一直以来为用户安全用能保驾护航,在提高用能效率和用能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(代码:300286)成立于2003年,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于一体,是一家为公司提供能效系统和用电安方案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。公司解决方案涵盖智慧校园、电力、环保、新能源、消防、数据中心、智能楼宇、智慧医院、智慧工厂、智慧交通、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。
(一)双碳目标的迫切需求
微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,通过多能互补的模式,使能源利用更加充分,避免单一能源的局限性。
在江苏宿迁运河港智慧零碳微电网项目中,综合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毫秒级优化调度,可实时感知源荷储状态,实现风光储充的高效协同、动态平衡5。
微电网还支持峰谷供电合理化,采用“新能源+储能"模式,在用电低谷期储存多余电能,在用电高峰期释放储存的电能,降低用电成本,提升经济效益。
(二)传统能源困境与新能源潜力
传统能源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,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,其局限性日益凸显。这些能源属于资源,随着不断的开采与消耗,储量逐渐减少,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问题。同时,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,如煤炭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污染物,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,还导致了酸雨等环境问题,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。相比之下,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、可再生的显着优势。太阳能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在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;风能同样是一种清洁能源,其分布广泛,潜力巨大;水能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,通过水力发电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。近年来,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,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攀升。
(一)能源利用高效化
在零碳园区微电网中,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多种能源相互补充,形成了一个稳定且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。白天,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产生大量电能,为园区内的各类设施供电;同时,风力发电机也在微风中转动,将风能转化为电能,与太阳能发电相互补充。当遇到阴天或夜晚太阳能发电不足时,水能发电或其他储能设备则开始发挥作用,确保电力的持续供应。这种多能互补的模式,使得能源利用更加充分,避免了单一能源的局限性。不仅如此,微电网还能实现能源的就地消纳。在摆具体园区名称闭,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发电设施,将所产生的电能直接供园区内的公司使用,大大减少了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。数据显示,该园区实施微电网项目后,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了30%,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,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。
(二)峰谷供电合理化
零碳园区微电网采用“新能源+储能"的创新模式,能够有效应对峰谷供电的挑战。在用电低谷期,如深夜时段,新能源发电设备所产生的多余电能会被储存到储能系统中;而在用电高峰期,如白天工作时段,储能系统则会释放储存的电能,与新能源发电共同为园区供电。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,还能降低用电成本,提升经济效益。以摆某具体公司闭为例,通过利用微电网的峰谷供电调节功能,该公司每年的用电成本降低了20%。合理的峰谷供电安排,使得公司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用电,避免了因高峰期用电紧张而产生的额外费用,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(一)规划预测难题
在零碳园区中,电力公司进行配电网规划及负荷预测时面临诸多困难。园区内的产业类型丰富多样,不同公司的生产流程和用电习惯差异巨大,这使得负荷的不确定性显着增加。以摆某新兴科技园区闭为例,园区内既有研发型公司,这类公司的用电负荷相对较为平稳,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和实验设备的运行上;又有生产制造型公司,其生产过程中的大型设备启动和停止会导致用电负荷出现大幅波动,且生产计划的调整也会使电力需求难以准确预测。
(二)数据获取困境
目前,每家园区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体系,且出于安全、商业机密等多方面的考虑,这些数据往往不对外公开,这给电网公司在多能互补调控与优化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在零碳园区中,实现多能互补需要准确掌握电力、热力、燃气等多种能源的实时数据,包括能源的生产、传输、消耗等各个环节。然而,由于数据的不共享,电网公司无法全面了解园区内能源的动态变化情况,难以进行有效的能源调度和优化配置。例如,在摆某大型综合园区闭,电力、热力和燃气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或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,它们之间的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。当电力系统需要根据热力和燃气的供应情况进行调整时,由于无法获取实时准确的数据,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,从而影响了多能互补的效果,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。
(叁)电能质量问题
风光等新能源的接入,对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。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,其输出功率不稳定,这会导致电网电压出现波动。当大量太阳能光伏或风力发电设备同时接入低压配电网时,在光照强度或风力突然变化的情况下,电网电压可能会瞬间升高或降低,超出正常范围,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。同时,新能源发电设备中的电力电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谐波,这些谐波注入电网后,会污染电网的电能质量。谐波会导致电机发热、振动,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;还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,造成通信干扰。在摆某零碳园区闭,由于新能源接入后产生的谐波问题,园区内部分精密仪器设备出现了测量误差增大、运行不稳定等情况,给公司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。
智慧电力系统,以其节能降耗能力、安全保障、优化的用户体验以及对绿色发展的有力推动,正逐渐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,更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然而,智慧电力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与支持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积极拥抱这一创新科技,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智慧用电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智慧电力系统将全面融入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、更加绿色、更加智能!